找到相关内容1049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三论宗二谛之研究

    论以破邪头为要务。三论立破的方式,以破邪即显,在破邪之外不另外建立显的道理。破邪即包含着显。 三论宗继承这一传统,建立破显,可知三论宗是龙树菩萨的无碍之旨趣。此旨以《中论》为标准,而《...指这三个方面,只有掌握这些基本内容,方能契台龙树菩萨的中真义。才能显示出其“无得法门”之宗旨。  一、谙佛依二谛说法  破邪头,即是破有所得的邪执,显无所得的。无所得的,即是诸法宝相的...

    仁 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1167615.html
  • 人间净土的达成

    正见;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11] 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12]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11879309.html
  • 学佛多年为何逢逆境生了退转心

    的启示,一心求死,死心念佛,求生西方。他仍然盼望会有奇迹出现,由于发心不正确,没有依照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在那个时候,去无常的人生,生命的缘起,把平常领悟修学的佛法,如实运用到病苦患难中来,因此才...忽略了随时培养大苦聚集的幻相人生,时刻警惕佛陀开示我们无常苦空的真谛,将生死置之度外,唯佛是赖,念佛为乐。因此一旦面临生死大关,不能坦然自在,身心放下,仍然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只要有一线生机,也要和...

    大寂法师讲述

    |学佛|退转|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253061553.html
  • 两次掩关内观禅修日志

    这次是去一个由美国人创办的内中心,由一个缅甸出生的印度人葛印卡传授法门,心中不禁存疑。如果不是我平日的信声誉还不错,再加上圣严法师发行的“人生杂志”、美国佛教会的“美佛慧讯”及苟嘉陵居士参予的“...也就是戒、定、慧三方面的训练。“八正道”的语、正业、命都是“戒”的训练,我们在关中要守五戒、八关斋戒,就是增强训练的步骤。“八正道”中的正念、正定、精进,是“定”的训练,内就是定学的训练,训练...

    韦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2140121.html
  • 天台智者的戒体论与《菩萨戒义疏》

    心、中道等而发[14]。况且虽言无无作以心为戒体,但在不同因缘之下,即有不同之名目。  因此,以《菩萨戒义疏》来看,大乘经论对无作之有无的诤论,主要在于对受律仪戒所发的“无作假色”看法之不同上。...,故言道共也。……只取中道心中发此无作,有防非止恶义”(《大藏》册40,页566中、下)。  页119 天台智者的戒体论与《菩萨戒义疏》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07)  之无作戒体,...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845853.html
  • 我空、法空之初探

    开示说:“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涅槃。”[2] 可见在佛法中,无我的观察是生死与解脱之关卡。  那,世尊所开示的无我是如何修习呢?又为何...身心和合中人人直觉的主宰我。如世尊为弟子说:“于色见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受、想、行、识亦复如是。”[3]依如是的观察,即能于五阴厌、不乐、无所著而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了。 ...

    释海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246092.html
  • 关于“受相应”的法教

    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   ◎本经是很多重点的集中,要一一去了解、一一去消化。若能其无常变异,就能渐渐趋向解脱自在。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447854.html
  • 色心的缘起

    有情不外于蕴、处、界的组合,也即是色心依持的缘起。缘起即无我,能身心现象,于色等五蕴通达无我我所。很明显地,「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六处、六界无常无我,...可怕。佛制黄门、二形者,不许出家受戒,理由在此。缘起,了知无常,不净、苦、无我,乃是大悲大智的佛陀,对法界有情终极关怀的开示!   一九九九年母亲节写于山仔脚观音丈室 ...

    超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349575.html
  • 早期禅宗的楞伽禅要点

    为宗。”达摩禅法包含南朝及北方的两支影响,与般若法门原有风格相近。由于道信往南方弘禅,受南方般若学的影响是自然的事情。他在江西吉州时,已经教人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语言。它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为宗。这个思想经过慧可的整理提倡,给学禅的人以较大的影响。   中国禅宗的理论大致如此: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其原始依据...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1759557.html
  • 《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

    照其实也”。二、中正:中即圆。圆正是说“中”既不偏于这边,也不偏于那边,恰得其中,中即是,所以僧肇称《中观论》为《观论》。[10]   大乘中学派主张,依般若波罗蜜为根本立场,以远离一切执著、...鹿野苑中最初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时,就已经提示要以“中”为行道的特质。他认为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就已明显的展示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就已明示佛法的修学要行“中道。[15]他的说法不无道理,“中道”思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0362458.html